此次发布会邀请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唐亚平,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张勤利,介绍为全省追赶超越提供坚实要素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自然资源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也非常高兴通过你们向社会各方面介绍我省自然资源系统为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实要素保障的工作开展情况。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2020年4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工作提供了思想遵循、指明了前行方向、注入了工作动力。
一年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省自然资源厅牵头报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并监督实施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
二是形成省级规划。在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简称“双评估”),以及17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我省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成果基本形成,同时与发改等相关部门就社会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充分对接。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三是推进市县规划。全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也正在有序推进。90%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西安、咸阳、榆林、西咸新区以及绥德县、鄠邑区、旬邑县等县(区)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进入完善报批阶段。
四是强化规划预期。通过建立并监督实施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预期到2035年末,全省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一是精准出台要素保障政策。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全力做好全省重点项目用地尤其是疫情防控项目用地保障;报经省政府同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大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会同省交通运输厅建立交通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会同省发改委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协调机制,协同推进在建和拟建14条高速公路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共同推动国家和省上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二是加快重大项目用地审批。重点推进全国“十四运”场馆建设,西延、西十、西康等三条高铁,机场三期,引汉济渭二期、东庄水库等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用地。2020年,完成西安高新区有轨电车试验线等72个项目用地预审;完成西安斗门水库等22个项目用地上报国家审批,目前已有17个重大项目用地获准。
三是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推行“亩均论英雄”,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优先满足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等优势区域发展需求,引导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重点产业、优质企业集中。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四是加强用能用料要素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及时出台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应急延续政策,督促全省原有94家采石企业和新设11家采石企业复工投产,产能规模达到9000万吨/年,依法依规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能源和材料供应。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自然资源部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
一是评估调整红线。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部门,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科学评估调整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目前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基本完成,相关成果已通过省级和国家技术审核,经省政府同意后正在按程序报请国家部委审批。
二是厘清修复格局。制定《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方案》,初步形成“六区六策、四大工程、九大项目”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我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试点和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纳入国家名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资金获批设立;积极探索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
三是当好秦岭卫士。全力抓好国家秦岭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加快建设秦巴山区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平台,持续推进秦岭地区“五乱”整治,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等行为,实施秦岭地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积极配合做好白河硫铁矿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四是加强黄河治理。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启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初步建立;2020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投入1.46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纳入中央财政项目储备库。